海瑞森机房空调
(1)气流组织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的关键不仅在于负荷的计算与设备的选型,科学合理的气流组织设计也是保证空调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建议空调采取地板下送风顶棚内上回风方式,机柜采取面对面、背对背的排列方式,机柜正面为冷通道,背面为热通道,形成冷热通道送风。在机柜正面设风孔地板,根据冷空气在下热空气在上的原理,机柜正面自动吸入冷空气与自身发热进行融合,在机柜后面流出,最终在机柜顶部形成较热空气,空调将热空气吸入进行冷热交换,这种循环方式与热空气上升的自然规律相吻合,形成顺流,保证机房稳定的环境控制。建议将服务器等关键的发热量较大的设备靠近空调布置,以保证良好的制冷效果。地板下静压箱内电缆以及其它管路的敷设不允许切断送风气流而应与其平行,减少气流阻力。空调与机柜之间、机柜与机柜之间的距离应以相互能打开柜门操作、维护为宜。建议机房采取上走线方式
(2)关于静电地板:为了使地板下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静压箱,有一个计算公式:出风口总面积/地板下迎风面面积(地板的迎风面宽度*地板高度)应该<1:10,地板下越高越好。对静压箱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静压箱为各处静压相等的一个箱体,气流不流动,好比一个气球,各处扎一个孔向外喷气的速度是相同的。达到上面公式的比值后,地板出风才能比较均匀。在机房布置时,关键的、发热量大的设备应尽量靠近空调布置,使其能接受最好的制冷与送风效果。考虑到风压损失因素,机房越远端出风口数量应逐渐增加。
在机房实际情况中,有可能某个区域发热量大,某个区域发热量小,这与该区域的热负荷与送风口布置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在地板上装风口时,风口的尺寸应该与导静电地板相同,且风口出风量可调
(3)空调的安装:
1)上下水:专用空调上水管按原厂尺寸规格配置,水源引自大楼提供的卫生间供水点,下水应在机组下方穿越楼板沿下一层顶棚排至下一层卫生间。为以后维护方便,需在给水引入处及各空调给水接口处另加截止阀。在空调主机的上水管和排水管之间加装带有截止阀的“短接”水管。空调加湿供水水管应尽可能走防水隔墙外,必须经过机房其他区域时,应尽可能减少接头。空调室内机周围应合理设置拦水坝、防水层、地漏等设施,确保主要机房区域不可能有水进入。在机房周围、防水隔墙外设计至少一个地漏排水。地漏排水与空调冷凝水排水使用统一排水管道,排水管以沿水流方向不小于1%的坡度接至排水管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没有管道臭味倒灌至机房。
2)室内机:室内机按设备尺寸设立钢支架,高度以比静电地板略高并能顺利打开空调门板为宜。在支架与机座之间安装5mm厚橡胶垫,以减震降噪。
室外机:为了使室外冷凝器散热良好,机组应距墙壁、障碍物0.6m以上。室外部分的空调冷媒管穿线槽敷设。冷凝器支架用50*50角钢制作,角钢支架与冷凝器之间垫5mm厚的减震橡胶板。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室外机为立式或卧式。安装室外冷凝器时不破坏楼顶的防水层。
3)电源:室内机电源由配电间取得,室外机电源由室内机提供。
冷凝管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室外机安放位置。一般情况下,室外机直接穿墙连接,铜管应保证焊接可靠,安装完毕后应做保压测试,确定无漏点。铜管做良好保温。主机与冷凝器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的缩短,避免不必要的弯曲。如果垂直距离小于5米,可正常安装;如大于5米,尤其是当连接管全长大于15米时要注意:铜管管径要加大1号,并且在垂直距离6-7米处加一个存油弯(在气管上加)。连接管每增加15米,铜管管径加大1号,垂直距离每增加5-6米,加一个存油弯。冷凝器与室内主机的距离全长不能超过30米,垂直距离不超15米;室外机不能低于室内5米以上